高安市 中国宜春
高安市 中国宜春高安市 中国宜春高安市 中国宜春高安市 中国宜春高安市 中国宜春高安市 中国宜春高安市 中国宜春高安市 中国宜春高安市 中国宜春高安市 中国宜春高安市 中国宜春高安市 中国宜春高安市 中国宜春高安市 中国宜春高安市 中国宜春高安市 中国宜春高安市 中国宜春高安市 中国宜春高安市 中国宜春高安市 中国宜春高安市 中国宜春高安市 中国宜春高安市 中国宜春高安市 中国宜春高安市 中国宜春高安市 中国宜春高安市 中国宜春高安市 中国宜春个垦殖场。高安元代青花瓷器馆藏量列世界第三、中国第一,高安采茶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人文底蕴,让高安散发着舒适平和的精神气质,自然使人心安。高安有“三好、三宝、三师”之说。
所谓三好:一是名字好,高安建县始于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初名建成。唐武德五年,为避太子李建成名讳,因地形“北高南低、似高而安”,故改名为高安。二是名声好,高安寓“道高人安”之意,寓意道德高尚、高兴平安、高尚安康。三是名片好,拥有中国物流汽运之都、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基地等一系列国家级名片。
所谓三宝:一是国宝元青花,1980年高安出土239件元代窖藏文物,其中19件窖藏青花、4件釉里红瓷器属极为罕见的元代极品,现元代青花瓷器馆藏量列世界第三、中国第一。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安采茶戏,是江西四大地方剧种之一,曾奉调进京汇报演出。三是书法,2012年被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成为江西首个获此殊荣的县市。
所谓三师:一是乾隆帝师朱轼,历仕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乾隆皇帝的帝师元老。二是功勋导师吴有训,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康普顿效应的验证者、新中国科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23名获得“两弹一星”功勋的科学家中,王淦昌、钱伟长、钱三强、邓稼先等11人是他的学生。三是大愚禅师,花开五叶、禅门五宗,其中河北省的临济宗、江西奉新的沩仰宗、宜丰的曹洞宗,都受过大愚禅师的点化。
丰五谷、知诗书、习做人、学谋生,传统耕读文化浸润着高安的水土,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古训。
穷不丢书--高安人自古重文崇教,我国最早招徒授业的书院桂岩书院就座落高安。高安是闻名全国的文化古县、才子之乡,读出了幸南容、刘恕、朱轼、吴有训、傅种孙等大批名士大家,读出了现今1万多名高安籍在外硕士、博士。目前拥有省重点中学4所,占宜春的1/5,每年高考一本、二本上线人数位居全省、宜春前列。
富不丢猪--敢闯敢干、任劳任怨的高安人,用双手拼出了殷实家底。高安是物产丰饶的农业上县。高安有一方好山水、好田园,农业种植面积大,农产品品质好,特别有名的是“腐竹辣椒小黄牛,大米黑猪富硒油”。其中,高安腐竹有上千年历史,是宜春首个全国百强农业品牌,大观楼腐竹在全国腐竹品牌价值排名第一;高安辣椒占到南昌市场的80%,在美团优选全国单品复购率排名第一;高安肉牛口感鲜嫩,年出栏量8万头,位列全省第一。高安是全国闻名的建陶基地。高安陶瓷最早可追溯到宋代,1978年江西第一片釉面砖在高安问世,高峰期产量占全国的1/8,享有“釉面砖王国”之称。现有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拥有陶瓷及配套企业197家,陶瓷生产线条,中国驰名商标14件,为全国最大县级主产区。高安陶瓷区域品牌价值达71.5亿元,荣获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建材园区十强、中国陶瓷•年度影响力产区等荣誉。高安是安驰天下的汽运之都。历经40余载的奋斗,高安人创造了一个享誉全国的汽运物流产业,书写了“有路就有高安车”的行业传奇。2024年产业税收达15亿元,从业人员20万余人,汽运公司达5000余家,其中国家4A级物流企业57家,超过全省的一半,拥有大型货车13万余辆,运力突破240万吨,运力规模居全国县级市之首。高安还是全国县一级最大的商用车交易基地,年销售商用车新车、二手车约11万台,发布了中国商用车行业综合指数并命名为高安指数,也是江西除铜指数之外的第二个行业指数。
高安不仅是悠久祥和的历史文化古城,更是潜力十足的县域经济强市,是名副其实的投资高地、创业福地、人才洼地。
高安区位优越,东邻省会南昌,是西入南昌的“咽喉要地”,东北面是世界著名风景区庐山,距昌北机场仅50余公里。320国道、昌栗高速横贯境内,赣粤高速公路擦肩而过,浙赣铁路接轨境内,沪昆高速铁路贯穿境内并在高安设站。锦江流经市区直下赣江,4小时经济圈基本覆盖沪、粤、浙、闽等沿海地区,是承载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理想之地和承东启西、承南启北的理想支点。
高安潜力无限,形成了以建陶、汽运物流、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光电通信为主导的产业体系,现有工业企业2934家、规上企业630家,在宜春除市本级外数量均为最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0家,位列全省第二。特别是高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蓬勃成长,引进投资122亿元的恩捷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是全国最大的锂电池隔膜生产基地。


